最新文章

流程系列二之 讓團隊自由的基礎

兩周前,我們談到了流程的標準化對於商業行為的長期運作的重要性。 甚至只是間小吃店也是一樣,因為若缺乏這東西的話,混亂、錯誤、衝突、與失敗就很可能出現在日常工作中。 但若回到以專案為主體的工作環境,相同的概念卻好像並不那麼容易可以帶入?  

三個打破穀倉、突破專案困境的方法

幾十年來台灣的經濟支柱多以製造業為主,大部分公司常是以功能性的部門(Functional Departments)做為其基本的組織架構。 比方說公司內可能會有業務部、設計部、工程部、生產部、會計部、或行銷部這樣的單位。 專長類似的人被聚集在相同的部門中,部門中每天則大多做著重覆度很高的工作。 比方說生產部每天忙著加工產品、業務部的人則每天跟客戶聯絡、拿著型錄拉攏生意、試圖談妥訂單等。 但是,隨著商業活動複雜度越來越高,服務、研發、創意、或是需為客戶量身打造的東西越來越多下,工作變得難以獨立切割。 產出物的流程也不再只是部門內自己的事務,而是必須走出

流程系列一之 只是好吃還不夠

之前我上班的附近有間小吃店,店裡賣的是魯肉飯、炒麵、炒飯、豬肝湯那類菜色。 說起來其實並不多特別,但是因為那附近很少小吃店,他的一盤炒飯又大約僅是60元上下的價位,加上份量適中口味又還不差,也因此與當時的同事中午常去那邊吃。 那家店東西雖然不錯,我們也從來沒吃到不新鮮的餐點或異物,但這店卻有個問題。 因為中午生意很好客人非常多,幾乎每五次有兩次會有誰點的東西漏掉沒做、不然就是看著送菜的小姐一桌一桌問著:「鳳梨炒飯是你們點的嗎?」、再不然就是明明鳳梨炒飯吃完了,不知道為何卻又做了一份送來。 幾次下來我就好奇,到底這家店發生了甚麼事? 人多雖然是助長混亂的

Accountability

最近有位待在大陸一間風管工廠的朋友回台灣,於是我們幾個朋友約了一起吃飯。 席間聊到在大陸工作有甚麼是他覺得最辛苦的部分。 他說:「在大陸做事情,吃、住、環境或是離鄉背景都還其次,最讓人頭痛的恐怕是當地的『沒問題文化』。」 「甚麼是沒問題文化呢‧‧‧ 很多人,他們常不管你要求的是甚麼,都是先滿口跟你說『沒問題』。」 「往往搞得你不知道他們是真沒問題,還是只是為了跟你做生意或是取得工作才隨便誇下海口。」 「但不論是哪一個,常常到後面其實都有問題。 而且問題還都不是小問題。」 席間幾位跟大陸市場有接觸的也深有同感,因為「凡事沒問題」這似乎是個非常普遍的一個現

PMP讀書心得分享 (四/五) 該做哪些考題?

【這篇談的是關於模擬題的建議】要強調的,不是所有考題都適合拿來模擬。 我建議大家多看書,但是題目,則要慎選!!!  因為你可能不知道,網路上有過期考題、甚至也有外行人寫的假考題。 所以但到底該專注於哪些題目上?  讓本文告訴你吧!   

利害關係人管理初探 Stakeholder Management

或許是因為近年來環保議題發酵的緣故,似乎越來越多商店的自動門不再用感應器來開啟。 很多變成是如下圖,在開門處多了一個長型的按鈕,一定要有人去按壓這按鈕門才會打開。   資料來源 http://www.w-shield.com.tw  我是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可是隨著這東西出現的越來越多,對我而言其實是苦惱多於便利的。 一方面是已被自動門該自己會開這種概念給制約了太多年,常常無法直覺得想到還要多按個鈕,以至於會一個人呆呆的站在別人店門口兩三秒,並疑惑著門怎麼沒自己打開。 然後才很不好意思的驚覺是因為自己沒按按鈕。

你該去考PMP嗎?

PMP的認證人數從兩千年後在台灣呈現大幅的成長。 雖然還沒有到達人手一張的氾濫程度,但是從Yahoo奇摩的知識區或是偶爾接到的讀者來信,發現實在有些過熱的跡象。 (雖然目前可能還不到三千人?) 已經開始有些根本沒有考試資格的人誤以為這是個轉職的門票。 加上一些補習班推波助瀾下,讓一般普羅大眾以為就算自己這輩子從沒碰過專案,只要上個課考了試就能當上專案經理。 但實際上PMI(美國專案管理學會)從來就沒把PMP當成一個入門考試,而是把他當成一個參與了一段專案工作後,希望更上層樓,或是有能力轉管理職的一個證明。 這讓人很憂心。 在一些人胡亂的包裝與消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