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2-7, 會議室、規劃、與資源撫平

(前情提要) Catherine在會議室裡解說所謂CPM這種排程方法。 在聽完Catherine的解說後,Eric突然問到「一但工作有資源衝突的問題下,該怎麼辦調整專案排程呢?」 但這問題卻當場考倒了Catherine。 唯一她能建議的,是或許Eric能跟她一起從手冊中找出答案… 把手冊遞給Eric,Catherine同時開口說到:「不然這樣吧! 我先來模擬一個資源衝突的情境,然後我們再來從書裡頭找尋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冷不防的厚厚一疊的書落到Eric手上,他才發現Catherine已經又埋首在電腦上。他只好急忙把頭湊過去看她在幹嘛。

歷史是一面鏡子

說起來,其中一項因為長大而痛苦的事情,恐怕就是生活中開始出現很多冠冕堂皇、可是自己常常全然不知其義的字眼。 比方說「願景」就是這麼一個字。 這字出現的很氾濫、甚至太氾濫了。 一堆文章老寫著願景願景的,看起來激勵十足,可是實際上有用嗎? 可以吃嗎? 或其實..只是個騙人的東西吧? 確實,這字有越用越空洞的傾向;但回歸本質而言,這其實還是個很有意思的詞。 一些雜七雜八的定義就不說了,最少我自己曾經看過一個對於願景這兩個字最簡潔有力的定義是這樣的:「居於現在,立足過去,放眼未來」。 你若仔細去思考,這三句話其實很有意思。 以白話來說,就是「基於現在

夫將者,國之輔也

孫子兵法理頭開宗明義的第一段寫到: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以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者也;故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廣狹、遠近、險易、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這段的大意是說: 決定戰爭勝負有五個要素,分別是「道」、「天」、「地」、「將」、「法」。 「道」指的是「上下同欲、君民一心」,方向集中才能同心協力。  「天」指的則是「

不能心電感應,所以這麼做.. (圖多)

之前提到人與人之前無法透過心電感應互相察知彼此的意念,以至於知識無法快速轉換、想法與心意也很難透過語言來溝通;而各類誤解與錯誤更可能在言語溝通中產生。 但饒是如此,專案還是得做,我們終究希望能把心中美好的概念、設計、與構思在世人的面前展現,至於無法心電感應下意念整合與理解的困難,則要想辦法排除…… 我這邊處的公司是一個完全專案導向的產業,所有的商品都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時間性、以及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但在這樣複雜且動態的環境下,我們如何確保橫向的溝通與連繫? 尤其如何確保所有溝通路徑能在動態變動的環境下沒有斷裂並能確保同

專案的預算與成本管理101

  專案的預算以及成本管理雖然出現了一堆念起來很繞口的名詞,但實際上這些東西都不脫基本常識,大部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會直覺用到的東西。 只是平常我們直覺用到時,不會給這些東西一個名字,只會覺得事情「就該這麼做」。 確實,事情就該這麼做,日常生活是這樣、專案也是如此。 所以,我這裡用個日常生活的小故事,來進一步說明這些欄位的實質意義。

如果我們都能心電感應多好?

人類間語言的有限性也常常讓人深感挫折。 會議就是一個例子。 常是大家熱熱鬧鬧、興高采烈的討論了一堆東西。 但離開會議室後,往往沒人知道具體結論是甚麼,或每人其實都有不同的解讀。 以至於「很有共識」的會議開下來,最後卻常沒有各自以為是共識的成果出現。 另一個狀況則發生在事情爭議性很高、而立場很難黑白分明時。 人一多時反而無法暢所欲言,官樣的文章談了談最後問題一樣無法解決。 所以相較於很多人喜歡開會解決問題,我反而老有開會很難解決問題的感覺。  

幹嘛要看著後照鏡開車?

  下面是一個常見的專案規劃,專案的負責人把所有工作用Excel列出,並定出他覺得可行的開始與完成時間。   (表一,某專案的作業清單) 假設今天的日期是九月十日。 透過上圖可以看出,在紅線上面(也就是九月十日之前)有四個作業的開始日期或結束日期跟預計的時間有所出入。 因此,在這組織裡頭的高階管理人員可能會要求專案經理針對這些作業的延遲做出報告,給與每個延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