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洋 Joe Chang - 作者系列文章
張國洋 Joe Chang
Joe G+ ICON Joe LInkin ICON

現為識博管理顧問執行長,也在台灣百大上市櫃公司擔任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歷年客戶包含工研院、台積電、廣達、富智康、光寶集團、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中鼎工程、建國工程、台橡公司、大同公司、三陽工業、TVBS、特力屋集團、城邦集團、誠品集團等。 為了對抗雙魚座的感性,一直在努力強化理性思維與邏輯思考。 相信邏輯發展能解構任何事物,並讓我們找到合宜的人生策略與方向。

Joe的推理挑戰 – 密室竊盜案

侍者上著咖啡的同時,我環顧著店內的裝潢,也好奇他要跟我談甚麼。 只見他有條不紊地從隨身的公事包中拿出一份文件。 文件原本是折成四折的,攤開來後發現是張A1尺寸,用彩色印表機輸出在紙上的甘特圖。 (按圖可放大) 他一面把紙攤在桌上,一面問我:「這份圖中,你有沒有看出甚麼不對勁來?」 我把紙轉到我這面,細細地看了一遍。 看起來似乎是個專案的Schedule,而且可能是個甚麼化學專案或是活動專案? 但看來是個我完全不熟悉的行業,所以就內容而言還真看不出有甚麼不對勁之處。 我對他搖搖頭,問道:『你要不要給我點提示? 你到底想問甚麼?』 坐在對

篩選案子與Project Governance (中) 好專案的起點是甚麼?

專案篩選機制得像濾水器一樣,把所有無法對應目標的案子都停下來。 上篇提到任意成案的不良影響。 追本溯源,關鍵在於很多組織缺乏一個由上而下的開案機制。 就算少數會做開案評估的,通常也僅針對財務面的試算,很少是以「組合管理」的思維做考量。但公司是個整體,若思考不夠全面就可能在資源上造成衝突、產生資金排擠效應、甚至讓專案管理這件事情難以落實。 解決方法,在於組織該好好的設定一個「由上而下」的成案篩選機制。 為何特別Highlight「由上而下」這四個字呢? 因為任何組織之所以啟動專案,其實都是為了要滿足營運上的「某個目標」。 但這些「目標」要如何達成

篩選成案與Project Governance (上) 五大選案錯誤問題

十二月初我曾經轉貼過一篇關於「如何篩選案子的文章」- 如何做年度專案的選擇? 在那篇文章的導讀中,我提到我將會也寫一篇關於我對此議題的看法。 這幾天終於把這寫出來了。 雖然「篩選案子」這議題對很多人可能有些遙遠,但我覺得這其實是個很重要的知識。 就算你今天還沒有機會主導公司的政策,但心裡有個底,對於長期自我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而且若你能搞懂這議題,你也會能理解,其實很多時候專案最後的無力感並非因為你(一個PM)所造成的,有時候其實是非戰之罪。 換言之,看看這篇文章,或許能讓你對很多專案中碰到的問題較能釋懷。

優秀經理人做的十件事情

之前在FB的粉絲頁上,我有轉貼一篇英文文章叫10 Things Great Managers Do (by J.D. Meier)。這十點剛好跟我心裡中一個好經理人該有的十個特質完全相符,甚至連順序都一致。 雖然有人覺得可能有些打高空,甚至我自己很多點都還做不好。 但我覺得,版上的讀者很多人都是致力想將來成為一個好的經理人或經營者。 除了一些硬技巧的培養外,軟技巧的同時提升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就算我們尚有一些能力不足,但知道甚麼是更好的模型,總是對自己有幫助的。 所以,我特別花了些時間把這篇文章翻譯成中文,服務一下英文不好的讀者。 有些地

一個組織為何會產生「寒蟬效應」?

前兩天我讀了一篇名為Can-do Thinking Makes Risk Management Impossible的文章。 我邊讀邊笑,覺得講得真好,所以隨手寫了一些感想,另外也把那篇文章在文末轉錄給大家看。 那文章談的主題是風險管理無法在企業中落實的原因。 無法落實通常跟成員風險管理的知識與流程無關,而是因為公司文化的影響 - 若高階主管缺乏解決問題的同理心,同時又過度樂觀下,這公司就將逐步淘汰掉願意說真話的人。 最後誰也看不到未來可能的危難在哪裡,當然也就不可能有效的排解這些危難了。 文中提到一段我非常拍案叫絕。

管理要學的是情境、而不是精準的死背公式

最近我注意到一個現象,提出來跟大家討論一下。 這其實也不是甚麼新議題了。 之前有寫過一篇叫物理忌妒的文章,談的是經濟學上的迷思 → 很多人希望把經濟問題以物理學的方式找出一些定理,並以數學的方式來加以統整解釋。 但經濟學其實涉及人的心理變動,而人心並不是數學公式能加以標準化的東西。 也因此過去幾十年來,過度偏重數學性的經濟學,其實有走偏的傾向。 在那文章中,我提醒大家在管理議題上也該注意類似的盲點,不要急著想把複雜的議題簡化成單一答案。 但我後來還是不斷發現,很多讀者來我們這邊、讀了我們的論點,不免會被我們的觀點影響。 要不是想簡單地把我們

勝利者崩解

西元1274年,蒙古與高麗派遣約三萬大軍聯合出兵日本。 在此之前,日本的朝廷其實是很希望跟元朝交好並一起對抗南宋。 但當時日本實質的執政權力並非在朝廷而是在幕府手中,而剛執政的北條時宗並不想靠攏元朝,所以最後元朝以此理由入侵日本。 這場被稱為「文永之役」的戰爭本來日本應該會慘敗的。 但沒想到,在激戰中一場劇烈颱風來襲,造成元朝與高麗的艦隊大受損傷,所以兩國慌忙撤退。 過了七年後,元世祖又一次遠征日本。 這次因為南宋已滅,所以元朝幾乎傾全國之力出兵。 當時號稱是有十萬大軍,分別從高麗以及浙江出發。 沒想到元軍再一次走厄運,在即將登陸時不但遭遇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