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PM入門

如何寫好交接文件,為你留下好名聲

交接文件在實際用處上甚至比交接會議、交接清單更重要,因為在會議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兩方都能知道交接了哪些項目,可是實際上如何執行,不可能在會議中鉅細靡遺的解說,根本吸收不了。所以一份好的交接文件,可以讓繼任者在最快的時間進入情況,並且瞭解如何應對遇到的事情。好好完成交接文件,不只你的繼任者會感謝你;還能為你在公司管理層留下一些好名聲。你總是無法預料這個世界有多小,多留點後路總是好的。

【下班後時間管理】善用睡眠時間的 5 個微調技巧,練習睡得更好

下班後時間管理的系列文章寫了很多篇,大多數在講如何利用在家時間推進目標,但其實下班後有一個重要且不可撼動的時間需求,那就是:什麼都不要做,只管好好睡覺。有時候我們因為想要做更多事情,於是反而睡不好,一旦睡不好也就會睡不夠,結果白天缺乏精力去推動目標、無法運轉腦袋去解決問題。

【專案管理書摘】解決問題沒有具備這 7 項要素, 你永遠無法跟強手並齊

怎樣成為解決問題的高手呢?是過去的勤奮與勤學苦練,還是依照過去成功的經驗,還是跟在高手旁邊學習,還是找到一個成功解決問題的要素,然後透過不斷努力,最後就可以跟強手並齊呢?這讓我想起一段之前在台積電的故事,至今仍然令我印象深刻。我在台積電工作的第一個部門是生產管理部門,平常負責的就是如何讓生產線上的產品符合客戶的交期。部門內有一位主管很厲害,所以就成為我標竿學習的對象......

職場筆記、會議記錄、反省日記如何避免寫過就忘?

「避免寫過就忘」,正向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寫下來的東西,在需要這個資料時可以有效地拿出來使用,並且看得懂自己寫下來的筆記、用得上自己寫下來的筆記。」從正向目的來看,我們需要完成兩個具體成果:1.「如何整理?如何找?」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記得並找得到自己寫過的筆記。2.「如何寫?」才能要用的時候,看得懂、用得上自己寫下來的內容。

產品PM必懂!「流程圖」(Flow Chart)的畫法、變形應用與範例

一個產品從發想到形成規格,勢必經過一段演進的過程。嚴謹一點來說,應該會有User Story、 Functional Map、Flow Chart ( 流程圖 ) 、Wireframe、Prototype ...等產出,最後彙整成一份完整的產品規格書,而本篇文章將依據我過去的工作經驗,以及收集各方資訊後,分享一些製作Flow Chart ( 流程圖 ) 的心得。

工作愈忙愈要「離開前歸位」, 4 個小步驟幫助未來的自己減少拖延

我們其實很習慣,當要離開目前工作時,保持目前做到一半的狀態就離開,因為我們想說下次打開應該可以直接進入工作吧?或是當下真的很忙,因此想要省下這兩三分鐘的離開前整理時間?但我們沒想到的是,常常一次不會只進來一個工作,這樣累積下來,於是很多個工作都打開在做到一半的狀態,結果就是愈來愈混亂。

如何合理預估專案任務工期?

新手或是被指派陌生案子的PM在專案規畫時,很常碰到的問題是不知道要為任務設定多長工期。一來可能是沒經歷過、二來或許也因為複雜度的關係,不知該如何下手。可以參考以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