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術

關於時間管理:你是被死線追趕的「被動型職員」?還是總有餘裕的主動者?

希望一棵樹能夠茁壯,首先得要持續澆水,並且適時修剪。希望一棵樹能夠結成果實,需要的是預留充足的時間悉心照料。工作也是如此。為了趕上截止時間而匆忙完成,其實等同於揠苗助長。將「提前十天完成」的概念付諸實踐,便能從容不迫地改善,收獲意義非凡的果實。「趕在截止時間前完成確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啊!」

設定提醒還是遺漏、混亂?建立不過度依賴提醒的第二大腦工作流

最近我收到一位《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讀者的提問,分享了一個困擾:他正在挑戰連續 30 天發表短文的目標,但上週六卻因為去看演唱會而完全忘記了這件事,導致挑戰中斷。雖然他在行事曆中排好演唱會的行程,也在待辦工具上設定了每天晚上 8 點 30 分撰寫文章的提醒,但當演唱會當天提醒出現時,他已經在現場,無法處理發文任務,結果計畫被打斷了。

如何克服上台恐懼?試試撕掉「被評論者」標籤,換你掌握主動權

做簡報或發表談話的人經常是被評估、被觀察、被查看的一方。你是不是也這麼想呢?你一定認為:「這本來就是正常的吧。」在做簡報或發表的場合中,為什麼你會感到緊張?因為你是被觀看的人,是被評估的人,也是被觀察的人。

不用移除干擾與找目標?懶人版減少分心技巧,我的實戰案例分享

人,不可能不分心,起碼我是沒辦法控制自己要專注就專注,也做不到有意志力去克制自己的分心衝動。所以許多常見的分心技巧,對我來說往往不一定能發揮效用。例如要移除干擾?但我還是很有可能到了咖啡館,一打開筆電就可以前往無數分心的世界。

Podcast 「數位遊牧誌」|「雷蒙三十」侯智薰:不要只學馬斯克、賈伯斯,想提升效率先對自己做「實驗」!

你是否覺得生活日理萬機,好多待辦事項撞在一起,時間永遠不夠用,也常常忘東忘西?你是否也覺得市面上的軟體工具一點都不好用,或是不知道該如何善用它們?自媒體品牌「雷蒙三十」的創辦人侯智薰(Raymond、雷蒙),或許是我見過最系統化、最井井有條、甚至是最「科技」的數位遊牧者(或稱數位游牧者,英文為 digital nomad)。

高效就是成為「長期主義」執行者,我的 3 個關鍵思維與心法

前幾天在《高效人生工作法圖解》的最後一場重量級來賓直播活動中,我們邀請了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要有一個人》作者)來跟大家分享他自己的高效人生心法。斯棓醫師提出了一個當場大家都非常認同的觀點,那就是:「長期主義」是高效人生的核心原則。

生產力配速:低強度執行、高強度完成,幫我持之以恆的具體技巧

無論做了什麼計畫,往往都趕不上變化,外在環境的人事物有很多我們無法單純掌控的部分,如果要說我們真正可以掌控的是什麼,那就是我們能「選擇」持之以恆,無論遇到任何意外,一個好的目標能堅持下去,那麼最終會有好的結果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