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小故事

專案管理推理系列:學姊的祕密

我是琳,今年剛升上大二,在學校附近的公館商圈租了一間公寓。台北的租金貴得嚇人,幸好我有一位不錯的室友跟我一起分租。她是比我大一屆的學姊,叫做梅。雖然不像「五姬」那麼誇張,但她在學校也算是挺有名的,人長得漂亮,成績也不錯,但重點是很好相處,甚至有點傻大姊的調調,但或許就是這樣才讓她這麼受男生歡迎吧!

專案謀殺案 解答篇

續前篇 (這篇是解答,沒看過問題的請到 : 專案謀殺案 ) -- 講完這些後,他又開口問道:「聽了這些,倒是你還有其他問題想知道的嗎?」 我只問:『你知道這是個做甚麼的專案嗎?』 他翻了翻筆記本說:「據說是在幫死者出甚麼營運報告的系統? 但細節我也不懂了… 你有需要我可以明天再找那邊的人詢問…」 我伸手制止,『不,這樣就夠了。 這樣我大概就知道那天死者找的是誰了… 聽了我這樣說,他瞪大了眼睛:「只這樣你就知道了嗎? 到底是誰?」 我皺著眉頭答道:『我也不敢說

專案謀殺案

接到那通電話時,我正在廚房吃著三明治。 接起來一聽,是一個好久沒見面的學弟。 據說他現在是個高階的警官,兩人沒聯繫恐怕已經五到十年了? 突然打電話來還真是讓人吃一驚。 「你還是在做專案嗎? 你對Schedule很熟嗎?」,他在報上名號後劈頭就這樣問。 『算是還算熟悉,怎麼了呢?』,我吃驚的回答。 「電話說不清楚,我可以過去找你嗎?」 我心想:這也真是太沒頭沒腦了。 但最少也是認識的人,而且警察跟Schedule又有甚麼關係呢? 所以我報上地址,20分鐘後,我們兩人就在樓下的咖啡廳面對面坐著了。

康熙(的Mail)來了

  金庸的武俠小說我想大家應該很早以前都讀過了,但我是在大學畢業之後才開始接觸,而且最近才終於讀完「鹿鼎記」這個長篇。結尾金庸大師寫了一篇附錄,是關於「康熙朝的機密奏摺」,讀了覺得相當有意思,不知道看過鹿鼎記的人有沒有印象?

兩個關於「組織文化」的寓言

前幾天參加一個客戶公司的主管會議,董事長在會議中要求大家重新檢視各種報表的存在價值。他說很多報表(還有流程)不過是蕭規曹隨,隨著時空變遷,老早就沒意義了,但大家不敢擅自撤銷,造成人力和時間的浪費。我覺得很有道理,不愧是「懂事長」。這也讓我想起網路上流傳已久的一個社會心理學實驗,內容是這樣的:

1-12, 所謂「無法量化」的進度...

- 續前文 - 禮拜一回到辦公室,Alex馬上召集幾個幕僚一起開會。 他把周末烤肉時發現的問題講給大家聽:「我在周末仔細看了Eric的報告,發現參考價值很低。 他的報告最少有兩個問題。」 他看了看大家後緩緩說道:「首先,當他把人力薪資跟元件的材料都換成錢來看時,這裡似乎產生一個大盲點。 你們想,材料的費用多貴啊,跟薪水相比根本不成比例。 這樣比起來,一些要花很多時間的勞力工作的重要性反而被蓋掉了,變成進度重點都在元件材料的購買上。 就好像去大賣場買台冷氣,假設分成冷氣本體的錢、運費、還有安裝費。 若付了冷氣的錢就認定95%完成,那不就荒謬了嗎? 實際上

1-11, 實獲值,其實是騙人的東西吧?

上次說到Eric做了一份實獲值的報告。 從這報告看來進度似乎並不壞,尤其Eric本人也多次強調希望案子能進行下去,所以理論上Alex好像應該批准讓案子繼續走下去。 可是呢,拿著Eric給的Excel報告Alex是看了又看,總覺得有哪裡怪怪的。 繼續走當然不是壞事,可是萬一因此決策錯誤公司可要賠一大筆錢,自己搞不好還會因此丟官。 也因此,他一整天始終拿不定主意是否該批准讓案子繼續。 晚上回了家,Alex也還放不下這件事情,因此吃晚飯時氣氛並不怎麼熱絡。 Alex老婆想著要轉移一下他的注意力,於是開口說到:「兒子明天可是要放暑假回來了呢! 可真好久沒看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