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關係人

客戶提的需求不精確時,如何拆解出客戶的真需求?

客戶提的需求大部分不是真的!並不是客戶刻意要騙人,而是他真以為這就是他的需求。人們經常自以為是的把心中所想,大多時候是錯誤的解決之道,當作需求來提出,而不是說出希望被解決的問題或是想被滿足的情境。這就造成了誤把規格當需求,對於一個不專業的人所開的規格,又怎能期待最後真能滿足需求,必致客訴抱怨。那麼,真正的需求又該如何釐清呢?

一張圖告訴你,為何只努力一半的人,比完全不努力的人還要哀怨!

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建立一套自己的思維框架,透過不斷地觀察世界,不斷地學習,讓這個框架逐步完備,才是讓我們智識增長的秘方。我很慶幸當年選擇了專案管理這條路,幫助我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思維框架。這框架用在企業管理就是「專案管理生活思維」,框架用在職場與人際關係就成了今天的「大人學」,背後的原理其實是差不多的!

培養你的軟性技能

台灣的組織型態其實很有意思。 雖然以專案為主的公司所佔比例其實滿高,可是PM的權力卻普遍不高。 很多公司雖然嘗試走矩陣式的結構,可是卻多是Weak Matrix。 以至於於PM就算獲得了認證、具備充分的管理技能,往往也沒有主導整個專案走向的能力(與權力)。 也因此,除了考試或是學習硬技能以外,我們通常也會建議我們客戶的PM們該試著多學一些「軟性技能」。 可是學軟性技能,該學那些呢?

小心組織內那些面面俱到的好人

我自己時常反思,當我碰到一些需要與人爭執、辯論與要求別人的場合時,我的選擇應該是什麼?是為了保全自己「好人」的形象,選擇什麼都不說,都接受?還是即便會讓對方不舒服,仍堅持針對事情影響的層面做評估,並提出正確的質疑與挑戰?

沒有資訊背景與經驗! 該如何委託外包商開發軟體?

這幾年認識許多軟體創業的朋友,他們在找尋不到合適的技術合夥人且自己不懂程式的狀況下,會轉向委託軟體外包商開發產品,可是軟體外包涉及的層面非常廣,如果沒有外包的經驗,就算是專業的軟體公司也很難與外包商磨合,更別論沒有資訊背景的朋友了。

其他行業都會在創業前就「算盡成本」,那為何軟體創業大家都不談獲利?

多數以軟體創業的人,在開發產品前的重點會擺在「發想 Idea」與「找尋有能力實作產品的夥伴」上,但對產品實際上市到底能有多少營收與利潤,往往只有美好的想像,甚至很多人對於軟體產品成功的定義是「擁有很多使用者」,這跟電影「叫好不叫座」一樣充滿了矛盾。軟體創業像是製作美夢泡泡,而泡泡要能持續存在的關鍵,其實是產品到底「能不能賺錢」!這論點乍聽之下充滿銅臭味,但卻是最重要的事情。

從評估軟體時程,論人性化管理

軟體開發時間是工程師一天到晚都會被問的問題。但是通常工程師只能對著PM、主管說「該花多久時間就花多久時間」,可惜PM、主管總是因為立場不同而不懂。到底有沒有更敏捷的方法,可以縮短軟體開發時間?有沒有更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幫助管理專案開發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