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四個面向訓練出在會議室中應答如流的能力

我從四個面向訓練出在會議室中應答如流的能力

「我希望人們會相信一個遲來,留有餘地的答覆,而非一個立即,油腔滑調的答案。」

維珍集團創辦人理查布蘭森自認不是一個思緒反應敏捷的人,很多事情在當下無法立即給出答案,總要再三思考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其實我也有一樣的狀況,有時我看到那些在會議或商業場合中很迅速應變的人我都覺得很羨慕,因為要我每件事都在現場直接應答,辯才無礙顯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給我一些時間思考,我總是可以交出很棒的成果。

布蘭森所說的油腔滑調不是在暗酸那些的辯才無礙的人,純粹是在說自己。

在商場打滾久了,你總會知道在會議室可以透過講哪些好聽話來應付當下的各種提問,例如「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棒,或許我們可以聽聽其他人意見」、「這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我們後續可以另開個會議討論」、「如果可以,我多希望現在立刻幫你解決」、「只要老闆能同意的話,資源進來我們馬上動手」…

這些答覆表面上在回應你的問題,但其實多數的目的都是「拖」,將問題延後了,但很難得到具體的行動與解決方案,這些應對我熟練到不行,因為我在商場上看過上千次這種應對,我自己也曾用過,然而最後有做出成果的基本上屈指可數。

我不是很想如此,所以後來都是直接告訴對方「給我一些時間想想,我下班前可以給你答覆」、「我等等會後跟你單獨聊這個議題」、「下週一我們針對這個問題再討論討論」,直接承認當下給不出答案,其實並不折損自己的專業水平,頂多只是反應沒那麼快,但無論如何都好過給一個看似答案但其實沒有幫助的答覆

當然了,經過這麼多年來,我的應對能力也還是有提升的,所以很多人說我在會議中辯才無礙,或者在面對各種問答時能很快地給出答案,其實這還是在知道自己弱項的狀況下訓練出來的。

在會議室裡我有四個關鍵:原則、專業、脈絡、人性。

原則

你會為了商業利益而忽略人性嗎?你會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鋌而走險做違法的事嗎?你會為了可能的利益而承擔高風險嗎?哪些風險你擔的起,哪些擔不起?當你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你面對別人的提問時,即便回覆的答案不是對方要的,但只要符合自己的原則,那基本上就不會造成太多心理負擔。

專業

專業問題專業回答,當你在專業上足夠強大,其實很多的問題都會出現標準答案,而專業也是在商場上你最能常起倚靠的關鍵利器,所以我花了最多時間在這個地方,在會議討論過程,從專業層面切入來協商的,我大致都能給對方一個滿意的答案。

脈絡

當你願意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了解問題的脈絡,願意更深入去挖掘問題、收集資料,你比較不會在什麼都不了解的狀況下進會議室,然後面對一連串的提問或責任追究,這是個非常笨的行為,搞清楚會議的目的,也搞清楚會議的成因以及與會者,你才能把局看得更清楚一些,然後在每次會議後復盤自己的得失,你總會愈來愈了解該如何為一個將來到的會議做準備。

人性

當你能把上面三個都做好,你會發現自己將人性看得更清楚了,永遠不要忽略人性,人性有好有壞,絕大多數狀況下都是好的,求好心切的人,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壓力,但他本意還是想做好事;推託諉過的人,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多麻煩,但他不過是想減少自己的心理壓力;概括承受的人,願意承擔來自於他人的責備與究責,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積極的想解決問題...

一直以來,我還是相信人多數是善良的,但你總難免會遭遇到一些存心不良的人,有原則,你比較不容易掉進陷阱裡;有專業,你總能從專業層面去思考合理性,別人比較無法從專業層面打擊你;掌握脈絡,則讓你對現狀與事實有更多的把握,輔以專業後就不容易誤判;熟人性,你更能推敲每個人背後的為什麼,應對起來會更加簡單。

在書上看到布蘭森的說法,有感而發發了這篇心得文給大家參考。

本文轉貼自:gipi的學習筆記-經營管理、數據思考、終身學習 ( 原文連結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游舒帆gipi

分享我的職場心得、管理思維、專案管理經驗談以及雲端運算相關知識。 游舒帆(gipi),早期活躍於各技術社群,曾獲選兩屆微軟最有價值專家(MVP),現任職於鼎捷集團,熟悉產品開發、架構設計,曾負責多項產品開發、設計與管理,曾參與鼎新CMMI Lv4認證過程,目前專注於雲端運算、行動應用與電子商務領域,擅長專案管理,目前為專案經理雜誌特約作家之一,對網路行銷、社群經營、簡報技巧等有濃厚興趣,歡迎到Facebook上與我討論各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