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Aron Visuals from Unsplash)
在 2022 年 8 月的「走在閱讀路上」線上讀書會,我向 Jacky 和 Jun 推薦了一本論點很特別的書《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的觀點我們不是全然認同,但書本內容仍然發人深省。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之處,所以透過讀書會的討論方式,可以發掘彼此不同的想法。若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收聽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EP.196」的讀書會對談,這篇文章是我自己對這本書的延伸心得,跟讀書會有少數重疊的部分,但也有更多額外新增的部分。
關於這本書的寫作背景
《人生4千個禮拜》的作者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是英國《衛報》的專欄作家,他常在報章雜誌上面寫專欄教別人怎麼成為「時間管理大師」,他也很喜歡鑽研「生產力」的技巧,透過親身嘗試之後,再寫成專欄文章分享給其他的讀者。但是,他卻開始感到愈來愈心虛,因為不管他再怎麼樣管理自己的時間,他發現總是有更多的事情會冒出來。做事情做得愈快,就愈快冒出下一件事情。
現代人大多數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我們整天就是一直忙、一直忙,忙著處理愈來愈長的待辦事項清單,趕著清理塞爆的 Email 收件匣,盡一切的努力來平衡工作和生活。隨著社群媒體和數位影音的發達,我們還得一直跟「分心」這個大魔頭對抗;一大堆的建議都教我們如何更有生產力、更有效率,要我們善用一天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但是這些技巧往往害我們愈來愈焦慮,一直想要加快再速度,最後反而離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愈來愈遙遠。
我們經常忘了,人生,即使活到八十歲,也不過四千多個禮拜而已。既然時間已經這麼不夠用,那我們該如何體驗這短短的人生四千個禮拜。
這就是他這本書要探討的。他強調「時間有限」的概念,而且融合第一人稱報導、哲學歷史漫談、智慧文獻及心理學,提出我們對時間的許多想像,並非不不可改變的事實,一切都是我們的選擇。當我們放鬆一點,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人生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反而可以活得比較開心一點。
為什麼我會想挑這本書?
這本書是我提議想在線上讀書會討論的,當時 Jacky 和 Jun 聽到之後也覺得很有意思,大家又一致表決通過了。
當時我之所以會想讀這本書,主要是被博客來網站的一則讀者評論燒到。這位讀者的名字是馬光廷,他在博客來的評論區留下很多精彩的評論,我有時候也會從他的書單去找有意思的書來讀。
馬光廷在這本書的評論寫下一個很有趣的觀點:「以前的人們認為這一輩子只是眾多輪迴中的一環,但自從科技取代宗教,無神化以後,對現代人來說,這輩子就是永恆,所以要讓它精彩極大化,進而過度講究人生的時間管理,奢望在這短短的一輩子,體驗世間所有的精彩,似乎唯有如此才能了無遺憾,但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只有認清人生的有限性,每一次選擇都等同放棄其他無限的可能,才能細細品味當下的美好,根本是禪的境界了。」
我認為一輩子只有一次,仍然是一個理性的看法,重點在於我們怎麼運用它。
並不是把人生活到極大值、不是賺最多錢、不是去最多國家、不是跟最多人交往、不是吃最多高檔料理。而是做出審慎的「選擇」。我們可能活出的那麼多種人生樣貌當中,我想活哪一種?選擇一種,等於放棄其他無限多種可能。我們不只是我們的選擇,也是我們放棄的那些事情的總和。正是因為我們放棄了其他的所有可能,才成就了現在的我們。
1.事情沒有忙完的一天
作者提到,時間管理的技巧與產品確實有用,可以幫我們完成更多事,趕去開更多會,送孩子去更多課後活動,幫我們的雇主賺更多錢。但是,這其中最矛盾的是,成功之後,我們得到的只有感到更忙碌、更焦慮,某方面來講還更空虛。
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 Hall)談到現代世界的時間,感覺就像是永遠不會停下的輸送帶,我們一送出完成的工作,就會冒出新工作。所謂變得「更有生產力」,似乎只會加快輸送帶的運轉速度,動作不快點就完了。這個現象,或許也是讓我們感到深深的疲憊感、總是在事情完成之後無法感到開心,而是害怕下一件事情又要來了!
事實上,我們永遠處理不完電子郵件(或其他任何事情),「處理完電子郵件」的過程,實際上會帶來更多電子郵件。作者把這個現象稱之為「效率陷阱」。不論是執行各種生產力技巧,還是把自己逼得再緊一點,讓自己變得更有效率的結果,並不會讓我們感到有「足夠的時間」。因為當其他一切照常運作,但加諸在我們身上的要求只會愈來愈多。我們不會達成把事情做完的美好結局,反而會多出新的事情要做。
作者的這番說法,讓我在讀的時候感到有點厭世,但我隨即又醒了過來。既然事情沒有忙完的一天,那我們該怎麼度過這場人生?
2.接受人生是有限的
如同這本書的基本論調,一個平均活到八十歲的人,一輩子就只有四千個禮拜可以活。人生是有限的,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
當我們愈想要管理時間,愈想要感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當中,愈想要擺脫人生在世不免碰上的不如意時刻,我們反而會感到更大、更多的壓力、空虛和沮喪。相反地,當我們愈能夠面對人生有侷限、人生在世的時間有限制,當我們想辦法去配合而不是反抗的話,生活反而會充滿更有生產力、意義與喜悅的感受。
這個觀點有點一棒敲醒了我,我原本也在思考要去遍世界上每一個國家、讀完每一本我感興趣的書、認識每一個我想認識的人,但是當我的時間明明是有限的,我便不可能完成那麼多「自己以為自己可以完成的事」。作者提醒道:「一旦你真正瞭解,錯過世上絕大多數的體驗是必然的結果,那麼有太多事物尚未體驗過,將不再是個問題。」雖然我一時之間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我心底知道自己必然會錯過大多數的體驗。而這種錯過並不可恥,也不遺憾。
或許最重要的,是對我們「選擇」的那些真正去做的事情,投以真誠的熱情,盡情地感受。如此才不會愧於我們「放棄」的那些選擇,那些我們這輩子不可能全部體驗到的選擇。
3.學習有效的拖延
既然我們的人生是有限的,那麼「拖延」就是一個必備的手段。
我們「不可能」做完每一件代辦的事項。我們「不可能」學會每一種有趣的技能。我們「不可能」造訪世界上每一個角落。時間管理的核心挑戰不是想著「如何完成每件事情」,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重點在於,如何用聰明的方式來決定「不要做什麼」,還有「不要因此懷有罪惡感」。
因此,我們必須拖延一堆瑣事,才能做少數重要的事。「拖延」是一種解藥,而不是病症。人生的智慧是選擇刻意拖延哪些事,以便讓自己專注在眼前最重要的事。
作者也提倡,在一天中的「第一個小時」,先進行我們最重要的計畫。這項建議有點像是投資理財的「先支付自己」,把這個小技巧升級成人生的哲學。他說背後的基本精神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如果我們打算把人生中的四千個禮拜,挪出一部分來做對我們最重要的事,那麼我們總得在某一刻開始去進行。
而我認為,早晨醒來第一個小時的「晨間習慣」,的確是改變我生命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之前我寫過一篇非常受歡迎的文章〈為什麼早上起床不要滑手機?30歲前你應該學會的晨間習慣〉,裡面提到的方法,就是在睡醒之後先做運動、閱讀或寫作,然後規劃一整天的重點任務,最後才正式展開一天的生活。
關鍵就是,總是先做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拖延其他沒有那麼重要的事(尤其像是滑手機逛社群媒體)。
4.為什麼要活在當下?
因為我們對當下的注意力,就是活著的證明。注意力就是生活。
書中提到,其他資源例如食物、金錢、電力等,大都是讓生活更便利的事物,有時就算少了也能活下去,至少忍耐一陣子沒問題。注意力則不一樣,注意力就是生活:我們活著的體驗,就是我們付出注意力的每一件事的總和。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注意力是我們人生在世最珍貴的資源,因為當我們在人生的終點往回看,過去每一刻佔據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就是我們活過的人生。因此,作者很嚴厲地說道:「當你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是特別重視的事情上,你付出的代價就是你的生命。」
另外,關於「我們該如何做出人生的重大決定」,有一個很有趣的觀念轉換值得我們思考。雖然作者強調我們要活在當下,可是當我們要做出一些「重大決定」時,反而要以長遠的未來去考量。因為我們從「現在」到「未來」的每一個活著的時刻,都期望能活在更好的當下。若我們做出的選擇是錯誤的、是不符合自己理想的、是無奈和委屈的,那我們將來的每一個當下,恐怕都不會過得很好。
關於做出重大決定,心理治療師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建議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選擇會讓我的格局變小,還是變大?」這個問題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我們為了減輕焦慮、或者基於衝動而做出後悔決定。長遠來看,格局的變化是?
留在一段關係裡或是繼續做某一份工作,是否會讓我們擁有持續成長的挑戰(格局變大),又或者我們的靈魂會隨著每一個流逝過去日子而逐漸枯萎(格局變小)。我們究竟想用時間來做什麼?眼光要放在格局的大小。
5.休閒的本身就是目的
自從工業化革命之後,工作成了人們生活的重心。人們一天的生活時間被切分為「工作」和「非工作」時間。
雖然很多人口口聲聲說要讓自己獲得足夠的休閒時間,但潛意識卻認為:休閒不過是恢復精神與力氣的機會,為的是繼續做更多工作。人們捨不得浪費任何一點零碎時間,連原本要休閒放鬆的時間都拿來學習和長知識。
不要在休閒時還想著「利用時間」,而是用浪費時間的態度去盡情體驗休閒帶來的樂趣,這才是真正的休息。休閒不該是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休閒本身就是目的。
Jacky 在讀書會討論的時候提到,他之前曾經很好奇,為什麼我在台積電忙碌的生活之餘,還有時間可抽出來經營部落格、撰寫讀書心得、錄製 Podcast?我跟他分享的做法,就是我把「休閒時間」也規劃進了行程。我制定自己一週有固定的休閒時間,分散在安排好的時段去進行。除了安排好的時段之外,我就認真投入做工作或斜槓的事情。我們不能沒有休閒,但也不能全部剩餘的時間都只拿來休閒。
要休閒的時候,就要「認真浪費時間」,而不是把休閒拿來當作增進生產力的用途。
6.耐心是現代的超能力
很多人會抱怨自己沒時間閱讀,常問我該怎麼讀比較快?
作者指出,問題不在於我們太忙、太容易分心,而是我們不願意接受閱讀活動有著它自己的節奏。當我們開始囫圇吞棗,閱讀體驗就會失去意義。重點不在閱讀的速度,在於看懂的多寡。
只有當我們不急於讀完難懂的書,需要多少時間、就花多少的時間,閱讀才會成為一種享受。當我們放棄找到速效藥,當我們不再逃避苦惱,才能擁抱閱讀的樂趣。
最理想的閱讀速度,就是該讀多久,就讀多久。耐心,才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作者提到,當我們開始進行急不了、挑戰性大的工作專案,將不再引發壓力大的情緒,而是擁抱一項令人振奮的選擇;我們不急於讀完難懂的小說,需要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當我們放棄找到速效藥的方法,當我們不再逃避必然的痛苦,才能投入真實的人生,擁有最不流行、但或許最重要的超能力:耐心。
後記:人生毫無意義卻意義非凡
《人生4千個禮拜》是本很值得一讀的書,我認為無論我們是否認同作者的全部觀念,都能夠在作者充滿哲思的探問當中,重新檢視自己對時間和人生的態度。或許有些人讀完之後,只想躺平;但有些人讀完之後,反而更加珍惜生命,更懂得妥善運用時間。一本好書,能夠激發我們的思考,讓我們對原本習以為常的事物,用不同的眼光和角度去重新審視。
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感到很多的內心衝突。像是作者一方面說:「你拿人生來做什麼,其實根本沒那麼重要。你用你有限的時間做什麼,宇宙真的一點都不在乎。」另一方面則說:「腳踏實地才是正途,從能夠撼動宇宙、神一般的幻想,回到具體、有限且通常很美好的真實生活體驗。」我們的這一生,宏觀來說的確毫無意義,但微觀來說卻美麗地意義非凡。
這令我想起美國小說家費茲傑羅(Francis Fitzgerald)的一句名言:「要考驗你是否有一流的聰明才智,端看你能不能保有兩種完全相反的想法,同時還能讓腦子正常運作。」我認為最有趣的是,兩種極端的時間觀念其實同時都成立,但是要如何將它們實際運用在最適合的情境、在需要的時候取用最適合的那一種,就仰賴每個人自己的智慧了。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