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台灣創業轉眼間超過一年了。這一年來,和朋友及客戶閒談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於我所從事的領域,也就是專案管理顧問這件事還是不太了解,但卻聽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找所謂的顧問來協助企業轉型。這些案例說實話,失敗的多,成功的少,不少企業白繳了學費不說,還造成人力時間的浪費,真的真的非常可惜。讓我忍不住想跟大家談談我所了解的這個產業。
在投入這行以前,「顧問」這兩個字對我來說是有光環的。感覺就是一群很專業的人,領很高的薪水,提出很高深的見解,但實際上做什麼事情倒是不太清楚。老實說,這樣的感覺對我進入這行多多少少有點吸引作用。
在台灣做了幾年事,覺得顧問的工作確實有趣,但說到內涵還是似懂非懂。為了給自己更大的挑戰,跑到了美國,進了一家跨國工程顧問公司,並且被派駐到紐約環保署進行為期兩年的專案管理提昇計畫(Program),品嚐過大大小小的苦澀和甘甜,我才漸漸體悟到所謂「顧問」(Consultant)這個角色的內涵:它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光環,但卻是一種紮紮實實的專業技能。
「顧問」的角色,是由「市場需求」來定義的。美國企業普遍善用外包(Outsourcing),這跟他們的超高人力成本有很大的關係。就拿醫療保險來說,在美國隨便看個蛀牙都可能花七八百甚至上千美金,健保費用絕對不是像在台灣每期繳個幾百塊可以cover的。每年除薪水之外,公司幫我負擔的醫療保險,還有401K退休帳戶的雇主負擔額恐怕超過上萬美金。加上「請神容易送神難」,要解雇一個員工除了要付高額的遣散費,員工不爽找律師或記者來鬧,又是一場爛帳要打。所以除非是企業內的核心技能非得長期培養外,他們會傾向聘請所謂的顧問來執行。即使要付出高額的薪資,但還是比長期養人划算。這是在美國顧問業興盛的原因之一。
顧問業在美國興盛的原因之二,是決策者想透過「外力」來進行內部變革。任何組織只要人一多,時間一長,就容易安逸而不想上進。這時企業主就會藉重外部的力量,也就是顧問,來攪和一下這潭死水,讓大家精實起來,甚至藉此淘汰掉跟不上的人(滾石不生苔的道理)。就有點像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的政策一樣,期望來點良性的刺激。這是顧問需求面的第二個利多。
有了這樣的需求,自然會有供給面來配合!在美國不少專業人士,會考慮自立門戶成為獨立顧問,或是成立公司。一方面企業界有這樣的需求,不怕拿不到案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專業領域上持續加強。你想想看,在一間大企業裡,要通過多少人事傾扎、權力鬥爭才能爬到高位,專業技能已經不是出人頭地的重點。但成為獨立顧問,做自己喜愛且擅長的事,持續磨練專業,也獲得不錯的財務回報。
OK,說到這裡,我們來看看台灣的狀況:
台灣的產業環境其實跟美國越來越像(傳統製造轉為研發與服務),對企業來說,以前可能只需要一般的勞力,但現在卻很需要具備特定專業人才,這樣的人才很難找,而且成本是節節上升。更別說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今天為了半導體專業招了100個人,說不定過了兩年,改走光電,又急需不同的人才。從IT產業就可以清楚看到,已經有不少公司把資訊業務委外。以上是企業需求面,至於個人供給面,也是一樣。很少人可以靠同一種技能在同一間公司奉獻一輩子,未來專業人士和企業的關係,只會逐漸朝向對等合作,而非下對上的受僱關係。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台灣企業對顧問(專業外包)的需求開始湧現,供給面卻沒有跟上來,這也就是市場混亂的開始。
我想簡單地借用別的產業來說明。醫療的領域裡,有藥劑師,有醫生,也有在學校裡講授醫學的教授。這三種人的專業有部分重疊,但角色卻很不一樣!當我們身體有狀況的時候,我們會傾向尋找醫生的協助對吧?因為我們知道,藥師對藥品很瞭解,但藥只是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與「工具」。教授對醫學原理瞭若指掌,但除非他本身也是臨床醫生,否則他只是「理論」上的權威,未必能解決實際的問題。唯有醫生,他每天都直接接觸患者,面對疾病,並整合「理論」和「工具」來進行治療。所以我不舒服,我會找醫生。要是已經確定藥方,我會去藥局找藥師,想研究醫學,我會跟教授請益,這是相當清楚的分別!
這跟「顧問」有什麼關係?容我再舉一個異業實例:
在建築的領域裡,也有三種專業,分別是營造商、建築師、大學教授。同樣的,假設今天我想蓋一棟自己的房子,我首先會請一位建築師來協助我,而不是先去找營造商或是工程學教授。因為我知道,雖然營造商擁有木工、水泥、裝潢這些技能,大學教授也對力學理論知之甚詳,但我想要的是一棟房子,唯有建築師能歸納出我的需求,進行設計,並且統合其他知識或技能。所以我找建築師,這也再清楚不過!
透過以上兩個比喻,我想說的是,在企業管理的領域裡,「工具廠商」(通常是指管理軟體),「管理顧問」,和「證照講師」,就相當於「藥劑師-醫生-醫學教授」或是「營造商-建築師-工程教授」的類比,他們的重點分別是「工具-客戶問題-理論」。問題就在於,台灣的「工具廠商」和「證照講師」也常稱呼自己為顧問,這就讓很多客戶搞不清楚,而作出了錯誤的選擇,這也就是我這一年來,不斷聽到身邊朋友抱怨的原因。
這個現象,其實不能怪這些「工具廠商」或是「證照講師」,因為在一個新市場,每個人都有權利爭取自己的業務,況且「顧問」並不像醫師或建築師有國家的認證,稱自己為「顧問」並不違法。反倒是企業主自己不做功課,才是最大的問題。我明顯地感受到,現在越來越多企業願意投資改進自己的專案管理制度,但不少老闆對專案管理的想法,就是導入一套軟體,或是派幾個人去上課,雇用幾個PMP了事,這對我來說,就好像想蓋房子卻去找專精木工的營造廠,他們當然強烈推薦木造房子的好處,或者去找建築專家,可能聽他大談綠建築或是建築法規的重要,房子該長什麼樣卻一點概念也沒有!
那「顧問」到底在做什麼?面對客戶,「工具廠商」會著重在軟體的功能面,並強調全球百大企業都競相採用,有良心的「管理顧問」則會提醒你,軟體工具是把雙面刃,沒把組織流程的問題釐清就貿然導入工具,往往是災難一場!當「證照講師」告訴你,你該培養員工了解PMBOK的架構,培養更多PMP,並且學習撰寫專案管理計劃書等文件時,「管理顧問」反倒會先問你一堆問題,目的是調查公司的組織架構,專案流程,和目前管理上的痛點在哪裡,先問症才能對症下藥。至於各式各樣的管理方法論、證照訓練、計劃書範本云云,不急,問題釐清了,流程順暢了,這些東西反倒可有可無。
總之,顧問的角色類似運動教練,他幫企業擬定一套系統化的方法,輔導成員進行想要的改變。「工具軟體」和「PMBOK方法論」只是工具、手段,絕不是最終的目的!
Joe和我真的遇到太多客戶,花了大錢買軟體,只為印出一張不切實際的時程表貼在牆上當裝飾,或是聘請專案管理專家裝釘了厚厚一本SOP,然後束之高閣,乏人問津。最遭的後果是,企業因為找錯了服務提供者,導致對整個管理顧問業產生反感,這樣就真的可惜了,畢竟管理顧問在歐美國家的確對產業提昇有卓越的貢獻。
說了那麼多,到底怎麼樣判斷對方的專長是「管理工具」、「管理顧問」、還是「管理理論」呢?其實非常簡單,直接請他們談談過往的實績。客戶是哪家企業倒不重要,重點是要說明他們在客戶內部做了什麼?聽聽看他們有沒有一套系統化的方式來診斷與影響整個組織。另外,從談話中,對方對你的公司會不會提出很多問題,就像醫生問診一樣,還是反過來,再沒搞懂你公司的狀況之前,就一味地推銷他們的產品或服務?我之前寫過一篇「面對顧問,你該問些什麼」或許有些參考價值。
寫這篇文章時,雖然正值歡樂的春節,但心情有點激動和憂鬱。很不希望一個我覺得很棒的產業,卻在台灣繼續定位不明下去。如果你的公司正好有進行組織或是流程上的變革,希望這篇「行內人」的告白對你有些幫助。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