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合八字、到PMBOK

20120410_紅線

上週末和全家人去掃外公外婆的墓,是位在山上的那種,所以大家都在自家的墓地旁焚燒金紙。每年都是由我和我弟負責這個工作,我一直覺得納悶,在山裡面這麼多人在燒東西,想想真的非常危險,風一來帶著火星的餘燼飄呀飄地,應該很容易引發山林大火吧?但為什麼多年下來,全中國人都這樣做,好像也還好喔?不然整個中國的山早就被燒光了吧!

這時我弟說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話:「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會決定清明來掃墓呀,清明時節雨紛紛,比較不會燒起來嘛!」

ㄟ~對吼。想想就氣象的觀點來說,清明真的很適合外出掃墓。一方面天氣開始溫暖起來,出門不會那麼痛苦。另外,這段時節在大陸型氣候的地區,多半會下雨,反正做別的戶外活動也不甚方便,就來看看祖先吧,「匯款」時也比較不會衍生火災意外。

所以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怎麼來的?我不是民俗學者不敢亂講,但我猜測,這習俗跟鬼神、祖先都無關,純粹是因為對活著的人方便有利而來的。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合八字」。在步入2012年的今天,還是不少家庭要把雙方的生辰八字來「合」一下,能合當然皆大歡喜,要是相沖可就傷腦筋了。這對情侶要不就被父母勸退,要不就是花筆錢讓「老師」喬一下,但我想大家心理的疙瘩已經造成,就算成了夫妻,以後聽到「誰跟誰八字不合」的玩笑話心裡多少也會揪一下吧?

所以合八字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真的是情侶間的人生密碼,密碼不過就無法登入作業系統嗎?很抱歉,我也不是命理老師,不敢在這裡造次,但我在書籍和網路上看到一些跟八字有關的文章,顯然有點「別的意思」。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婚配中,媒人扮演一個極重要的角色。所謂「三姑六婆」其實都是農業社會常見的職業,媒婆就是其中一個。媒婆有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合八字,但合的方式不是雙方喊一二三出牌然後一翻兩瞪眼,「合則來、不合則去」這樣粗糙。通常男女兩家會先透過媒婆從中穿梭,交換訊息,當兩家覺得門當戶對,小倆口又「有點意思」的時候,基本上就算大勢底定,這時候才來合所謂的生辰八字。合的方式也很妙,媒婆會先去取男家公子的八字給女方,如果合當然就沒問題,如果不合,而女方又希望能結為親家,很簡單,就直接「更新密碼」,也就是修改女生的生辰去配合男生,反正就是以弄到合為目標。有時候女方因某種原因不想要這門親事,但不方便直接拒絕,也可能故意讓媒婆拿一個「不合的八字」給男方,反正這門親事非「天作之合」,沒人說NO,雙方都有臺階下。

所以中國古代「媒婆+八字」這樣的系統,根本就是一道人際關係上的緩衝,婚姻這種事畢竟不是買賣貨品,說不要就可以馬上轉頭走人,它牽涉兩個家族的裡子面子問題,設計出這樣的「避震系統」是很聰明且合理的,而且就像清明掃墓一樣,出發點是為了人們的利益與方便。

還有一種特殊的狀況,有些女生的八字是所謂的「剪刀柄鐵掃帚」的帶煞命格,也就是說她們的「編碼原則」比較特殊,用其他的系統的密碼都很難登入就對了。在這種狀況下,女孩的爸媽通常會跟算命先講好,小孩一出生就直接刪除「預設密碼」換成另一組「通用密碼」,搞定!所以有句俗話說:「男命無假,女命無真」就是這麼回事。你會覺得以前的人很狡猾嗎?我覺得不會,反倒是現在的人太過老實了!查查網路就可以看到即使今天,還是有情侶因八字不合硬是被拆散,甚至有小孩因為生辰緣故被家人排擠的悲劇發生。跟古時候的人「習俗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本主義」相比,現在的人面對習俗有時還真是「好傻,好天真!」

你一定想過,為什麼擲筊一正一反是聖筊?如果有間廟宇要擲到「立筊」才算神明首肯,我猜這間廟很快就失去信眾的香火,不可能存續到今天。還有,吃素的佛教在畜牧為主的地區幾乎不見蹤跡,而以牛羊肉為主食的回教在肉類昂貴的農業地區也難以生根。掃墓不會落在天乾物燥的季節,而八字不會公開給別人知道,都是一樣的原因。我常想,宗教習俗對人類文化產生影響之前,是不是人類的生活需求就先判定了這些宗教習俗的命運呢?

這些和人類文化有關的議題,就留給學者或是寶傑、澔平來討論吧!我的專業是管理顧問,在企業組織裡哪些流程會留下來,哪些流程只是曇花一現,是我更感興趣的議題。常聽到有朋友抱怨,學了PMBOK後發現無法套用在實際工作上,或者是強行套用了,但多數人卻不遵循,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這流程「無法為大眾提供服務」。所以我們在進行企業輔導時,很少會強調要特別採用哪一套方法論,或是哪一套管理工具,反倒是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客戶目前的狀況,並且針對少數一兩個重點,先進行漸進式的改善。好比說,想要加強進度控管的企業,與其花功夫建立複雜的時程網圖,或是導入實獲值、關鍵鏈等進階的手法,不如先定義幾個基本里程碑,幫助他們輕鬆回報進度,讓這個「風俗」因為簡單方便而成為「習慣」,這樣的流程才有可能延續下來。能延續下來,後續才有機會「演化」成更好的結果。

不論你是顧問、是業務、是主管、還是任何在組織裡推動改變的人,總之想要對他人發揮有效的影響力,一定得先帶來直接的方便和利益才行。西方傳教士很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們會先送麵粉、藥品,然後才給一本聖經。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姚詩豪 Bryan Yao

成大土木所與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雙碩士、識博公司共同創辦人、普錸資訊資深副總、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曾任紐約市環保署顧問、MWH Global, Inc.專案控制經理,參與國內外多項大型專案並擔任百大企業之諮詢顧問。擅長以詼諧的筆觸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商周》、《天下》、《經理人》等媒體。與張國洋合著《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以及《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Bryan 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