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

蒙地卡羅風險分析法是甚麼?

前兩週去工研院上Oracle Risk Analysis的操作應用課程,所以手邊在準備相關的素材。 邊準備就邊想到,蒙地卡羅風險分析是一個很多人聽過讀過,可是常搞不清楚是做什麼的玩意。 最起碼我自己每次講到PMBOK風險章節時,同學都會針對風險定量分析(Risk Quantitative Analysis)問很多問題。 所以就想到可以寫這麼一篇文章,來跟大家談談所謂蒙地卡羅風險分析法到底是在做甚麼。 不過,在一開頭,要先幫大家破除一個謬思。 因為很多人總以為這類風險分析軟體是能「自動」幫忙分析專案風險。 可惜,這是不可能的。

對於專案變更你所該知道的基本知識

達爾文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s, 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翻譯成中文意思是說:「能長期存活的生物它們未必最強壯、它們也未必最聰明,但它們肯定最有能力面對變動。」 在專案的世界中也是如此。 企劃能力最佳、技術力最強、資金最雄厚的團隊都可能失敗。 因為專案成功的要素不在「個別能力」的強弱,而在於團隊有沒有辦法透過管理機制「整合」以便「

「只溶你口,不溶你手」的管理哲學

上週在客戶那邊開了個長長的會,有多長?大概可以把「魔戒三部曲」看過一遍那麼長。內容也跟精靈族的咒語一樣深奧,基本上就是關於PMIS(專案管理資訊系統)和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之間的整合。不過今天不是要來談這嚇人的技術問題(這些know-how我可是要收錢的!my precious!),而是在會議中有段激烈的討論,牽涉到管理的哲學和心理問題,因此想跟各位分享一下。

一次買好、未必挺好

時間拉回到1997年間。 3D加速卡這東西在那時候剛問世。 當時,我要買一台新電腦,在猶豫著是否該順便買張3D顯示卡。 猶豫的原因,在於當時手邊根本沒有能用到3D功能的遊戲。 甚至那時候根本連DirectX都還沒出現,OS是完全不支援3D顯卡的。 但另一方面呢,則又想說:之後這樣的遊戲一定會出現,3D顯示卡需求也一定會普及的! 既然要買新電腦了,怎麼能不順便考慮日後這些遊戲的支援呢? 想了半天,最後選擇買了一張ATI的顯示卡。 型號是甚麼我是有點不確定,隱約記得好像是Rage Pro。 ATI在網頁上宣稱這款顯示卡日後將可支援D

掌握工作的第一項工具 - WBS初探

人家說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帕布颱風在禮拜三的中午離開了台灣,而緊接而來的梧提颱風也因結構鬆散只帶來降雨,結果兩場都沒能放到颱風假。 搥胸頓足恐怕不足以描述很多人心裡的失落。 明明連續幾天在我回家路上把我淋得滿身狼狽,沒想到卻不願意回饋一些「甜頭」。 好吧,這雖然很讓人扼腕。 但是小時候課本總教我們說,大好青年應該要放眼未來。 所以雖然這次沒有颱風假,但夏天方長下次總還有機會。 而颱風假閒在家裡一整天也不是辦法,所以不如一起來想想放假該準備些甚麼好了? 好,好,就算你們都沒我這麼頹廢,為了天災事先準備總也不是壞事吧? 所以為求下次颱風

要導入任何管理或強化組織,最重要的,是要降低「變數」

記得小時候做自然實驗,老師教的最基本一個原則,就是在實驗中途一次只能更改一個變數。 比方說要想知道「到底是甚麼東西會影響種子發芽」,那可能需要在相同的溫度、天氣、濕度、土壤成份下播種。 然後有些澆水、有些不澆水,有些放肥料、有些不放,有些曬太陽、有些不曬,有些加些奇怪的東西、有些則不加。 如此記錄每項的變化,才知道到底甚麼東西對這件事情影響最大。 若沒有注意「變數」的控制,一次調整太多因素下,就算得出了正確的成果,我們往往也不知道到底是甚麼帶來了豐收的成果;是純粹的好運? 亦或是我們真掌握了某個改良方法? 我後來發現,這樣的概念在「專案管理」還有

再探風險管理之 期望值、押注、與變異

前一篇提到人們該透過路徑模擬以及期望值計算來提高選擇的勝率。 也舉例到,假設一個女孩子要在台積電的課長或是一個遊手好閒的男人之間選擇交往對象。 那台積電的課長在「生活穩當度」這條件上的期望值是會高過遊手好閒的男人。 但期望值高是一回事,這卻不表示課長男友不會私底下是揮霍無度的月光族、也不表示他不會英年早逝、被資遣、或是突然發生甚麼無法預期的意外而導致財產散失。 同樣的,也不表示那位無所事事的男友不會哪天中了大樂透、或是有個甚麼有錢的親戚留給他一堆遺產。 所以呢,「期望值」終究只是一個平均下的可能性而已。 期望值高並不表示你一定贏;期望值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