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我經歷了一段特別的旅程,我去了趟內蒙古。精準地說,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村」。這是我生平第一次去到地名裡有「XX旗」還有「牛群」的地方,而且居然還Google得到,真是太強了!
誰都聽的出來這不是個一般觀光客會去的熱門景點,我會去是因為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在天津工作的小舅子去買衣服,結果就看到一個妹覺得很心動,於是就骨氣勇氣去搭訕…嗯,我還是長話短說好了(畢竟這篇不是好人卡系列),總之就是這對小情侶決定攜手共度下半生,而我們一群人要去內蒙提親啦!(沒錯,那妹是個內蒙古姑娘)畢竟「去內蒙古提親」這種事不是天天都有的(上次聽到最接近的Case是張無忌和趙敏),所以我真是超興奮的,而且好像比當事人還要High!
這趟旅程還真的不輕鬆。我們從台北先直飛到天津,原本要轉機飛往內蒙大城赤峰市,但後來因為大霧所有班機取消,我們只好先搭鐵路到北京,再從北京包車前往內蒙。不過也因為這樣,剛好有機會搭乘大陸的高鐵「和諧號」。
擔心買不到座位,我們乾脆直接衝頂買了「特等座」,我們一行人享有獨立的包廂。列車上還有小姐給我們送上熱茶!(不過這張只照到小姐的屁股 XD)
從北京到內蒙(我們的目的地是小牛群村附近市區:錦山市的旅館)車程大約七個小時(400多公里),因為高速公路不知為何原因中斷整修,當中有將近三小時的路程,我們的巴士是行駛在碎石子路上。我這輩子搭乘交通工具最痛苦的經驗第一名,是從高雄搭乘海軍運輸艦去金門服役,因為遇到大風浪,數百名官兵全體大暈船(連海軍自己都暈了),還有新兵到邊吐邊哭。第二名絕對就是這段內蒙古六小時長征,不但車上座位其窄無比,而且一路震到下半身都快麻痺了,我為自己沒長過痔瘡感到十分欣慰!
辛苦是有代價滴!我原本不對內蒙古的旅館抱很大的期望,結果入住後卻超過我們的預期,或許這要感謝溫家寶(還是胡錦濤?),據說這間旅館可是大陸領導人去內蒙視察所下榻的地方呢!
當天到旅館時已經是深夜,所以內蒙長什麼樣完全看不到。第二天清早起來,我迫不急待拿起相機到馬路上,果然,沒有草泥馬也沒人趕羚羊(這是內蒙不是外蒙啊!),就是一般小城的街道,只不過積了一層瑞雪。這張在錦山,我們下榻旅館的門口,當時氣溫是零下19度,平了我在芝加哥冰鎮過最冷的紀錄。
好了,終於要辦正事了:提親!我們租了輛九人座,花了大約40多分鐘的車程,來到了新娘子出生成長的地方:喀喇沁旗小牛群村。車子一到村裡,就受到當地村民以鞭炮夾道歡迎,我人在車裡感覺超奇妙的:前一天還在台北搭捷運,現在卻突然出現在這個內蒙的小村落裡被真正的「鄉民」包圍,實在很超現實耶!
我們是第一次到內蒙,「台灣人」對他們多數人來說也是全新的物種,我感覺新娘的親友對我們既好奇、又熱情,但也多少有些靦腆。當地人的樣子其實並不是我們想的「蒙古人」,據他們所說,他們其實是漢人與滿人的血統,說的也是普通話,只是口音不是很容易懂。我是一行人中和他們溝通最無礙的,但大概也只聽得懂七八成,不過熱情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語言!這位可愛的小妹妹就是個例子,她是被派來執行「童子壓床」的,整天黏著我要一起玩,連吃飯都搶著坐我旁邊。
一進門,就看到滿桌的菜餚。在台灣鄉下,主人為了迎接客人會殺一隻雞,這裡人格局更大,在我們到訪前,他們殺了一牛和一羊歡迎我們。料理的口味比較鹹,但我還挺喜歡的,尤其是牛肉(中間用紅色臉盆裝的那道)有種說不出的濃厚香味,至於羊肉則是又嫩又沒有羶味,料理不能說很精緻,但食材的原味很忠實地反映出來。另外從照片也可以看出來,當地飲食偏重肉類,蔬菜比較少,我問了新娘的大哥(後來我們變成好朋友),他告訴我並不是因為宴客才是如此,他們這裡肉類取得確實比蔬菜容易,海鮮又更少見了。
因為天冷,內蒙人的屋裡幾乎每個房間都有「炕」,吃飯睡覺都在上頭,下面是燒柴火,非常溫暖,有時候坐久了屁股還會燙,還得墊毯子才行。這天,女孩子都被請上炕去…
至於男生則坐在一般椅子上用餐。新娘爸爸在村子裡是數一數二的角色,擁有牛的數量是最多的(代表最有錢)。聽說平常村子裡常有鄰居到了晚餐時間,就直接來家裡用餐,他們也都來者不拒,頗有大同世界的感覺!內蒙親友們習慣喝白酒,酒精度跟我們的高粱差不多,台灣團員裡只有我能喝,所以當天就被推出去擋酒了。全世界都一樣,酒喝上了,話匣一開,氣氛也就熱絡了起來!
酒足飯飽後,我們就到附近逛逛,看看慕名已久的小牛群村。其實這個村落就只有一條路貫穿,所有人家都住在路兩側的房子裡,一目了然。這裡幾乎所有人家都是養牲口的,全村的人當然也都熟識,就是哪種誰家的兒子今天在學校幹了什麼傻事,誰家女兒在城裡做什麼工作,大家都一清二楚那種,我沒看到這裡有人用電腦和網路,但我想Facebook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講很多餘吧!
這裡的牲口牛是最大宗,主要是肉牛。其他還有羊、驢、和馬。偶爾也會看到騾(公驢母馬雜交而生)。
管理顧問的職業病在內蒙也發作了,我問了新娘的大哥他們的商業模式。基本上,他們不特別去繁殖,而是從牲口市場上購買小牛、小羊、小驢回來養大,然後再轉賣出去。新娘大哥平常有點木訥,但一聽到有人跟他談起牛,就興奮地滔滔不覺。從品種、飼料、疫苗、行情他都一清二楚,還做了一些成本計算給我聽。我也自然問起瘦肉精的事情,他說他也看過使用瘦肉精養大的牛隻,差別非常明顯,牛背靠近腰部的地方是整個凹下去的,而一般牛的腰線比較平緩。這類牛的瘦肉比較多,肥油比較少,但因為大家都看得出是「吃藥的」,所以傳統的牛市不會有人買,這些牛主要都是銷到大型的肉類加工廠。說到這我才想起,在內蒙吃到的牛肉脂肪都特別多,甚至接近五花肉的感覺。
這裡養牛的農家,都會利用空地種植玉米。玉米只要播種,幾乎不用管理就會有收穫。玉米主要用來當飼料,多出來的部分可以出售,至於玉米梗,曬乾後打碎則可以當成牛羊冬天的草料,利用率百分百。這裡的玉米又粗又硬,跟我們人吃的香甜玉米完全不同,小舅子曾經突發奇想,買了內地甜玉米的種子來內蒙種,結果種是種出來了,但又軟又甜的結實立刻就被鳥啃個精光,據說一根都沒剩下來。果然一切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下面這張是我們走在收成後的玉米田裡,很有北大荒的fu吧!)
這是附近的一座小湖,冬天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把表層的雪刮掉,就可以看到透明的大冰塊。我們這群都市來的鄉巴佬,光這樣就可以開心地玩上一個小時!
Snow Angel(雪天使)和堆雪人是一定要的啦!
第一天提親過後,第二天是女方家宴請親友,基本上也是同一群人一起吃吃喝喝過一天。終於到了第三天,也就是重頭戲:迎娶的日子到了。內蒙和我們台灣一樣,迎娶也是要挑時辰的,我是不知道他們怎麼挑的啦,總之凌晨四點,在零下22度的超低溫下迎娶,這經驗我是不會忘記的。(後來我搭的那輛禮車,車門竟然被凍住關不起來,我是一路用手拉住車門到目的地的!)
雖然氣候嚴寒,但一進門看到美麗的新娘子,大家的心又溫暖了起來。雖然我對婚禮俚俗興趣缺缺,但我承認,看到這樣溫馨的畫面還是很感動的。新娘子穿的是白色婚紗,卻很特別地配上紅色的蓋頭,感覺非常地異國風情!台灣郎牽著蒙古妹,在地球村裡的牛群村!
這次的旅行真的是非常有趣,如果不是小舅子的這段緣份,我這輩子恐怕永遠都不會有這樣的經歷。雖然短短幾天,我已經和新娘的大哥、鄰居大伯、還有前面相片裡的小妹妹變成好朋友了。我們很有可能再度造訪,聽他們說,小牛群村春天的景色是非常繽紛的,不再是枯黃和雪白一片,我個人可是非常地期待。
如果還有機會造訪,我一定要試試住在他們的屋裡,睡在炕上,而不是住旅館。即使新娘家裡算是富有的,但家裡仍沒有廁所和浴室,因為新娘的爸爸說「沒必要」。真正到了那裡,我漸漸可以理解,在這樣地廣人稀的地方,生活變得無比單純,物質慾望反倒可笑又多餘。人最大快樂也不過是身體健康,吃飽穿暖,能天天和親朋好友把酒言歡罷了。而這正是他們每天的生活。事實上,說到經濟條件,這群內蒙的親友也不可小覷,我私下問了一下,光是替新娘爸爸打工的鄰居,一個月可以賺進相當於台幣四萬五的薪資。以前的我用都市人的觀點,以為他們住在偏僻農村是因為沒有選擇,但明顯地我錯了,這是他們的選擇,選擇了一種簡單快樂的生活方式。
最後再補上幾張名產小吃的相片,話說內蒙的清真料理和牛肉乾真是一絕,讓人難忘~
牛肉清湯麵 + 肉絲百葉:喜歡重口味者一定喜歡
夾層裡包有羊肉的烙餅 + 番茄燉小牛肉:前者會爆漿,後者入口即化
去逛土產店,我一直看這羊腿,新娘大哥說這羊腿不好吃,我問他那裡的好吃,他說:「我自己養、自己殺的好吃,下次你再來!」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