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筆記(Evergreen note)用於描述一種永遠保持價值和有用性的筆記或文章。意味著創造一份不受時間限制,無論經過多長時間,都能保持其可靠性和穩定性的筆記。長青筆記通常涉及對某一主題或概念的深度探索,提供有價值的見解、觀點、知識和資訊。這份筆記結構嚴謹、經常更新,使用者可以隨時查閱和參考,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具有價值。
這是筆記人夢寐以求的最終目標,但也只存在夢裡。因為長青筆記受到筆記工具(如紙筆、軟體、檢索方式、更新方式)的限制,實現起來相當困難。而且我們都希望有人能發明一種筆記法,讓我們能夠Write Once, Use Anywhere:只要記錄一次,之後只要重讀筆記就能達到最大的學習效果,也能夠從中快速提取資訊,立即實戰應用。
這世界上真的有這種「只需記錄一次,後續就能無限使用」的聖杯筆記法嗎?我也這麼希望,但實際上並不存在。它不僅不存在,這個想法還是我們受限於紙筆工具而「幻想」出來的「可能」解決方案。
我在梳理筆記流程時發現了這個原因,我感到相當震驚。因為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一直在追求筆記的聖杯,一直在等待終極筆記法的出現,卻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聖杯」對於我們用的筆記流程、所做的努力方向、產出效果而言並不合理。
「整理」筆記而不是「寫」筆記
在這本書,我希望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和流程:有效「筆記」應該是「整理」出來的,而不是單純只是記出來的。
當你在翻閱本書時,可能會注意到我在數位筆記流程中還有一個獨特習慣:對於資料的堆積與梳理,我非但不用筆記,對於資訊的記錄與整理,我都是用錄的、貼的、砍的。
- 錄下上課的內容,轉成逐字稿
- 直接複製書籍裡面的金句、段落貼進筆記,並刪除不需要的部分。
相較於他人的筆記是「自己重新寫過」,這種大膽的筆記手法顯得相當不尋常。並不是因為我的筆記方式大膽創新,而是這是一套放大放慢的動作流程。
讓我們來回顧兩種情境:
上課情境
Step 1: 老師講課,我們抄下內容。
Step 2: 對於剛剛抄下的內容產生自己的見解。
Step 3: 重新檢視筆記,寫出新詞條。
看書情境
Step 1: 閱讀書籍,摘錄書上的內容。
Step 2: 對於剛剛摘錄的內容產生自己的見解。
Step 3: 重新檢視筆記,寫出新詞條。
對比一下兩個流程。你可以看到:
- 我讓機器去做摘錄(對課程錄音或複製書上段落)。
- 我不馬上重寫筆記,而是扮演「筆記內容編輯」,剪下我認為有價值的段落
- 我不馬上整理筆記,而是在「有空」的時間,透過「整理」的方式,「歸納」出新詞條。
一樣也是「錄下資訊→篩出有用的內容→重新內化」,但是每一步都變得更省力、不花腦力、不需立刻執行,而且效果更好:原始內容保留得更完整,最終整理的結果更能反映出自己的洞見。
用大腦省力的方式,生出品質更好的筆記
傳統筆記流程之所以辛苦,是因為以下原因:
1. 即時算力要求太高
學習一個新領域時不但要同時記錄,還要同時整理,甚至還要同時創造新的內容。這對於大腦來說,即時運算的需求過高。
2. 對於新領域掌握不夠
我們要對一個新領域產生洞見,傳統流程上必須先大量蒐集知識,才能解析出其中的關聯性與重要性。然而在上課時,僅是大量蒐集知識往往就已經耗盡了我們的時間與運算能力,後續實在無法進行解析。
3. 生成新內容的要求算力太高
大腦創造新記憶的原理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基於「已知的節點」,在各節點之間創造新的連線。但在學習新領域知識時,大腦最大的困擾是:它並不清楚哪些是「有效節點」,所以進一步也無法創造「有效」連線。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上課即時做筆記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艱鉅的任務。如果我們改用放大放慢的新流程來「整理」筆記,效果將會大不相同。
「複製貼上一本書」這個步驟的精髓是:
- 首先省去了「記錄」的步驟。
- 從中刪除自己不認同或不理解的句子。
- 利用軟體「大量重複」浮現的關鍵字為基礎,看出「關連」,並以新視角去創造「自己的觀點」。
用這樣大幅省力流程去做筆記,不僅分散運算需求,更能夠將大部分的腦力用在關鍵動作「找出關連」,最終筆記的品質反而更高!
記憶是基於「重複刻畫」的「連線生成」
你可能對於這種新流程是有些疑惑:不需要經過腦袋,真的能有效吸收知識嗎?
讓我來解釋一下。這樣的筆記方式並不是「沒有經過腦袋」,而是「經過很多遍腦袋」。理由在於:
- 在整理筆記的過程中,新領域的關鍵概念會反覆出現你的視線中。
- 「反覆看到」同樣的新知識會讓我們反覆受到刺激,於是會想將它們整理起來,放在一個新的地方。於是我們創建了新的詞條,「歸納新的意義」。
大腦判斷一個新資訊是否有意義的原則是:
- 是否反覆出現?
- 是否與舊記憶中的「元素結構」有「重疊」(相同意義)?
新的學習流程雖然會讓我們反覆看到同樣的內容,但我們並不會因此感到疲憊。最後我們會重新詮釋,寫下這個詞條。
在大腦中,「重寫」的動作等同於「創造新的連線」。而你會「記住」,是因為這個「連線」被「重複」刻畫多次。在過去的觀念裡,我們認為要「經過努力」才能「記住」。現在你知道大腦的記憶原理了,能節省五倍力氣、提高五倍記憶效果的筆記新流程真的不是天方夜譚。
在以前,寫筆記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用,但是新的流程可以讓我們做三到五次以上的初步整理和詳細整理,而且不會感到疲憊。經過仔細整理後的產出,無疑會得到更好的學習成果。
「洞見」就是原創筆記
對於這個筆記法你可能還有第二個疑慮:寫出來的筆記只是複製了原作者的內容,對學習並無實質幫助?
根據我的實際經驗,透過這種方式的流程與梳理,並進行交叉「整理」和「挖掘」,我常常能得出與作者完全不同的觀察洞見,產生意想不到的驚喜(在後面的章節會提到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第三個疑慮是筆記內容的原創性與著作權:真的可以複製與摘抄嗎?
首先,我們自己寫的筆記,只要放在私人筆記夾裡的草稿、整理箱,並未公開,就不會有著作權問題。我們摘抄筆記是「使用」作者的內容,著作權主要涉及的是重新製作與公開。
再來,世間的作品很少完全原創。大多數的創作與筆記幾乎都是口水筆記。看了前人的示範資訊,才會有手上這份筆記。
知識的「概念」、「定義」、「流程」早就存在世界之中。摘錄和整理「概念」、「定義」、「流程」並沒有什麼原創問題。而筆記的真正意義,在於你對這些「概念」、「事實」的「內容組織結構」進行一手的「意義重述」。
最後,筆記經過我們多重組織、整理、編修,產生了新結構、新想法,怎麼可能與原作一模一樣呢?
而且,用傳統流程不可能製造出長青筆記,誰可能有那種腦力?!透過複製、砍掉、重新整理,長青筆記才能不斷進化;經常翻修、增添、重新連結,保持內容的新鮮,還能輕鬆找到有效的資訊,快速應用出來。
現在,各位讀者應該知道我是如何在兩三個月內讀完千萬字巨作 Modern Business,並且做出幾千則交叉連結筆記了。這個創舉對以前的我來說無法想像,但是對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困難。我讀得越多越上癮。就像在玩整理紙箱,發現新寶物的尋寶遊戲。
本文摘自商周出版《打造超人筆記——科學增強記憶、梳理思維、能力攀升的全流程筆記法》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