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姊的祕密:大揭露

20110306_Shh

(本文是「專案管理推理系列:學姊的祕密」的續篇,請先閱讀原文再來,不然會不知所云喔!)

寫完這篇推理小品,領教了各位超強的分析與想像能力,我現在完全可以體會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寫小說。老實說,很多讀者的回應中,包含了非常合理的推論,是我這個作者自己都沒想到的,我在文章裡虛構了這些人物,這些人物卻在大家的創造力中活了起來,真是相當有趣。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Stranger than Fiction,有個傢伙每天不斷地在耳邊聽到旁白,描述他正在進行的每一件事,然後,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竟然是一位作家筆下的人物……

這位梅學姊的原型,來自我以前一位美女同學,但其餘人物和情節都是虛構的。其實,就算這件事情真正存在好了,女人心海底針,我們也很難用一個Schedule來判斷她情歸何處,所以呢,我在這裡只想以排程的觀點,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當初是怎麼布這個局的。(我承認以上說明是防火牆,免得大家聽到答案想扁我!)

 

梅學姊最喜歡的人是:威(就是來參加琳讀書會的人)

 

你猜對了嗎?

在時程分析上,多數讀者都有提到一個重點,就是Buffer(緩衝時間)的配置。我們把某些工作的時間延長當做緩衝,大致有兩種原因:

A. 該工作本身的「完成時間」很重要,不希望Delay。

B. 後續工作的「開始時間」很重要,不希望遲到。

通常和朋友約會,都是約定「開始時間」,晚了會被嫌遲到,但比較少設定「何時結束」(就算有也不能說出來:P),比較接近上述B的情況。另外,琳也提到「每個男生我都多排了1小時,是讓妳趕場或是當緩衝用」,所以從學姊的排程中,只要是4小時的工作,都暗示著後續的行程是梅比較重視且不希望遲到的。我們把每個工作的Buffer用深綠色表示,重要的後續行程用紅色表示,就成為以下的Schedule:

image

走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大膽做出假設,梅最看重的兩個行程,都有「琳」和「威」兩人參與,所以Jill說「琳」有嫌疑,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很厲害,看出我的破綻),我是刻意讓琳在文章結尾說:「我可能猜到學姊喜歡的男生是誰。」把答案限定在男生。

其實,丹、強、和翔,算是「人人有機會,各個沒把握」三人組。比方說「丹」好了,有讀者說他被分到4小時應該占點優勢,但學姊明知丹下午2pm要進公司,卻還給他11am-3pm的時段,擺明最後一個小時是當緩衝用的,所以丹只好喊著「Dammit」進公司加班!另外,「強」的約會從第二個排到第一個,可解釋為是加分,但他是唯一從4小時降為3小時的苦主,可見在梅心中的地位仍有待加「強」(而且我想勸他,追女生還是要積極一點的好,真的!)。至於很多人推測的「翔」,他不但被分配到4小時,梅在前面又空出兩小時的準備時間,似乎很看中他。但很多人都漏掉一點,原本琳設定的行程,和翔約的地點打上問號,但學姊把它填上了學校附近的「公館」,學姊明知翔想來個雙人機車浪漫旅,卻故意選在宿舍附近的餐廳,擺出守身如玉、抵死不從的架勢,同時也確保後面的KTV聚會(有威喔!)可以如期開始。翔當晚接到梅的電話,說要約在宿舍附近的餐廳,應該就知道是個不「翔」之兆了!

最後來看看這個有可能莫名其妙被三個學長海扁的「威」吧!首先,在讀書會的前兩個小時有段和琳的獨處時間,梅特地選在這時回來「準備」,其實是不想讓這兩人獨處,這個梗的確被幾個讀者看出來了。這裡面其實有個排程的概念喔,也就是「利害關係人的作業」有時也要納入時程。像是下圖中,加入了「讀書會」這個新工作,雖然這並不是學姊的行程之一,我們還是可以把這工作列在時程上,就比較容易看到全貌。舉個實務上的例子,有些文件或樣品要提供給客戶審查,審查完之後再進行後續的更正,「客戶審查」本身雖然不是專案的工作內容,但仍要列於schedule中以利追蹤。

image

另外,梅把跟丹(東區)的約會延後,把強(天母)的約會提前,就是因為從東區回到宿舍比較近,以便準時地破壞兩人獨處,況且丹2pm要進公司,也不可能多留久一點,更是讓梅可以準時返家出現在威的面前。所以,這學姊為了增加自己捕獲「威」的機會,可是設定了多重的保險,是個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案例當初的構想,大家的評論中,dauthi、chii、和Peter的分析最接近我的想法,如果這三位是男生的話,應該是屬於情場得意的那種吧!最後,不管你有沒有猜到結果,都希望大家不要忘了:

1. 女生看起來再傻大姊,也不代表你知道她再想什麼!(這是對男生說的)

2. 女生要學排程,它妳讓無往不利,游刃有餘;男生要學排程,它讓你及早停損!

3. 要多參加知性的聚會(像讀書會,還有網聚),而且要準時,總會有好事出現的!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
覺得這篇文章好嗎? 請分享給您的朋友
歡迎「讚」一下我們的粉絲專頁,接收最新文章!
姚詩豪 Bryan Yao

成大土木所與美國西北大學專案管理雙碩士、識博公司共同創辦人、普錸資訊資深副總、國際專案管理師(PMP)、甲骨文與微軟認證顧問。曾任紐約市環保署顧問、MWH Global, Inc.專案控制經理,參與國內外多項大型專案並擔任百大企業之諮詢顧問。擅長以詼諧的筆觸以及理性的思維來探討生活中的大小事。文章常轉載於《商周》、《天下》、《經理人》等媒體。與張國洋合著《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以及《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麼?》。

Bryan 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