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多半是因為管理或職場的文章認識我,但本人其實是100%的工程背景出身。說來有點小慚愧,敝人在下學歷是土木工程碩士,但我其實是到了大四才稍稍開始對「工程學」到底在幹嘛摸上了邊。在大四之前,系上的每門課對我來說,都像是加了不同調味的「數學大餐」:基礎力學就是邊畫向量箭頭邊算數學,土壤力學就是邊玩泥巴邊算數學,其他像是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就是邊查材料表格然後…你猜對了,還是算數學。相信很多工程科系的學生都知道我在說什麼,總之餐餐有數字,餐餐我都食不知味!
但我為何還繼續念工程的研究所呢?其實這跟我大四時遇到的一位老師有關,他是留德博士莫詒隆教授,後來也是我的研究所指導老師。我在大四時修了他一門「結構動力學」,讓我第一次在數學的迷霧中搞清處自己身在何處。想了解莫老師的教學風格?聽了以下這個例子你就會瞭:
話說莫教授有次應美國核電廠的邀請擔任顧問,廠裡的工程師拋給他一個棘手問題:某個區域的管線像哈林搖一樣瘋狂地震動,而且發出很大的噪音,工程師好幾次試著用螺栓或鐵架,像綁精神病患者一樣嘗試將這些失控管線固定住,但治標不治本,管線安靜了幾天又像脫繮野馬,而且搖得更嗨,原本的螺栓很快也就崩掉了。工程師只好三天兩頭去人工固定,但最後終於實在受不了,只好找莫大師來幫忙。
莫老師翩翩來到了核電廠,四處勘察查一番,然後沈思了一會,接著不知從哪裡找到一支建築工人用的超大鐵錘。眾人只見他把鐵錘輕輕放在一台與管線連接的設備上面。當這些工程師都莫名其妙不知其所以的時候,這些瘋狂管線居然立刻安靜了下來,停止了震動,這簡直比那個什麼yif的法國麵包還神!
這是什麼把戲呢?莫老師這時就會開示啦!沒什麼,不過是簡單的共振原理:每個物體都有所謂的自然頻率(Natural Frequency ),當兩個物體自然頻率相近的時候,其中一個振動就會帶動另一個跟著振,而且會越振越兇。他發現這些瘋狂管線是無辜的,它們也想穩穩地待著,可是隔壁那台設備很愛搖,而且雙方tone調剛好很合(自然頻率接近),最後就變成瘋狂一起搖的局面。那為什麼放個大鐵錘會有效?其實數學公式裡早就學過了,物體自然頻率的大小與「質量」有關,大鐵錘改變了那台設備的質量,自然頻率也跟著改變,管線當然也就不跟著搖了!後來莫老師交代廠裡工程師,焊一塊鐵板在那台設備上取代大鐵錘,這問題從此搞定!
當年我坐在台下聽完這故事,內心的悸動簡直就像那些管線一樣,澎湃難以自已~學了三年多不知所云的工程學,這故事才將我帶回原始的初衷。是的,辛苦學習就是為了解決問題,但我們一頭鑽進了書本,忘了抬頭看看整個大局,也忘了我們為何而學!
據說我從小是個很愛問「為什麼」的小孩,但後來太多的考試、太多的壓力讓我識相地閉嘴了好一陣子。直到大學接近尾聲時,我才又回變回那個「為什麼小朋友」。每次學習一道新的知識,我開始在心中問自己,這門學問為什麼會存在?它是想解決什麼問題?最後是如何解決的?我們現代人又為什麼需要知道這檔子事?這樣的探索對於升學/證照考試的幫助或許不大,說不定還會浪費很多時間。但如果你是個工程師,養成這樣的思考方式後你會欣然發現,管理學其實和工程學有許多共同點:它們都是探討「系統穩定」與「系統變動」的學問,只是工程學的系統組成是機械、材料、或程式碼這類無機物,而管理學探討的系統則以「人」為主,但思考的方向是一致的!
舉例來說,身為管理顧問,我的工作之一是協助客戶設計新的商業流程,乍聽之下這是純粹管理面的工作,但我卻從過往的工程經驗得到許多啟發。下面有張帷幕牆系統的局部圖(右圖),顯示每面牆是如何和樓板固定的。所謂帷幕牆就是辦公大樓的玻璃外牆,它的設計需要相當程度的專業,因為除了擋風、遮雨的基本功能外,工程師還得考慮地震來襲時晃動問題。我曾經參與過內湖一間企業總部大樓的興建專案,問了很多「為什麼」。比方說,為什麼螺孔要做成長條形的?而不是常見的圓孔呢!
如果你是工程師,或許你已經想到,對,長形螺孔的目的就是讓這個接頭成為「可以滑動、但只會朝單一方向動」的狀態。而且整棟建築中,有些長孔是東西走向,有些長孔是南北走向,所以不管地震從哪個方向來,整個帷幕牆可以在受控制的狀態下擺動,這樣才不會相互亂撞,造成嚴重的破壞。大樓外牆與內部結構之間的關係,就像是衣服與身體間的關係一樣:衣服如果穿太鬆會垮下來,但衣服要是太緊身體一動有又扯裂的危險,工程師的智慧就在於如何為大樓設計一套合身耐穿的外衣!
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當我在設計管理流程時,我腦子裡想著的其實正是這張工程圖!
因為我相信,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也該像好的結構設計一樣,要允許滑動,但必須在控制下滑動。組織是由人構成的,設計太多繁複的典章制度,一方面難以執行,另一方面遇到外力變化時就很難應變。但相對的,若是一切都放牛吃草,又很容易陷入混亂與失控。所以有來上過我們流程管理課的讀友都很清楚,設計流程的重點完全不是學怎麼用Visio畫出漂亮的流程圖,而是不斷地假想「外力(風險)」可能從哪裡來?內部流程可能會如何「滑動(偏離、出錯)」?我該允許滑動到什麼程度?該朝哪個方向滑動?這些其實都是很多工程師原本就有的思考方式,我很確定,工程師的思維訓練讓我在商業管理的領域中非常受用!
除了工程與管理之外,這樣系統的思考方式在其他的領域是否也行得通呢?我一位好友是非常優秀的律師,躋身外商事務所的合夥人。有次我問他法律這門學問的核心精神是什麼?他給了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說法:每次準備案子時,他腦海中會自動浮現出一個「圓」,而當對方提出一項質疑時,就彷彿一根筷子戳過來,如果他的論證有稜角、有缺陷,這筷子就戳破了這個圓,所以他的工作就是再出庭前,將這個虛擬的圓畫的又完整又平滑,確保面對各種攻擊都可以「自圓其說」。這跟我用結構學來思考組織流程問題是不是很像呢?
前幾天聽到一句話說,別人沒問卻愛自顧自地給人建議是年老的徵兆。我不管,現在就要給職場的工程師一些建議,只有一句話:從思維的優勢來看,你不去學習管理與商業的知識實在太可惜了,那本該是你擅長的!至於還在讀工程科系的同學們:你正在痛苦學習東西背後其實隱藏了非常珍貴的寶藏,只要你多投入一些,你終會獲得加倍的回報,那就是系統思考的能力!所以別打電動了,聽哥的話,看完這篇就去唸
本文已授權時報出版社,收錄於【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一書。若有轉載需求,請與時報聯繫。
相關課程:102 流程精實與團隊合作(7PDU)
(圖片來源:https://www.engineersaustralia.org.au/tasmania-division/discover-engineering-tasmania)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請勿任意利用、引用、轉載。